坐着飞的去上班载人飞行器未来可期-(新闻)
近日,中国智能无人机厂商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CES)上推出的自动驾驶飞行器EHang184完成了载人首飞。EHang184即指1位乘客,8支螺旋桨,4支机臂。
该飞行器的机身主体由四轴八桨的动力系统、单人机舱和一个行李后备箱构成。EHang184目前的续航时间为23 分钟,速度可达100 千米/小时,同时具有自动起降、自动驾驶、自动避开障碍及按照目的地自动规划航线飞行等功能。
其实载人无人飞行器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概念,真正来讲,其实际上与前几年热潮的飞行汽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载人飞行器也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升级,直接走上了无人驾驶这一条道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载人飞行器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如果能大规模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的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有专家表示,载人飞行器并不会取代现有的飞机,但可以弥补城市交通中最后一公里的空白。
目前看来,让载人飞行器起飞并不是问题,但是要真正实现顺利起降、全自动飞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大家最重视的安全问题,无人汽车的事故至今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让很多人对无人飞行器也望而却步。当然,从技术的角度看,飞机都这么安全,小飞行器的安全只要技术能跟得上,在投入实用前相信这类问题还是能解决的。虽然没有官方说明如果突遇故障怎么办,但无人飞行器对于一些自然条件下的挑战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其次,从实用性角度考虑,目前的载人飞行器也有很多的不足。例如目前载人无人器的续航时间大部分都在30分钟上下,从实际应用距离看,也只能恰恰和电动自行车持平。另外,无人器的飞行高度也是一个问题。大部分载人无人器在测试时,飞行高度都限制在10米以下,这使得其并不能规避地形的限制。
最后,从价格来讲,这些无人器的价格都已经高达万美元,远高于汽车售价,这使得其实际运用的成本大幅升高,也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这也使得载人无人飞行器更像是一个有钱人的玩具,离平民还相距甚远。
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被科技界认为是未来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实现这场“飞行梦”确实需要时间和耐心,但随着科技创新企业的崛起、智能制造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可期!
- 上一篇:铁矿石生铁建材运行情况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关键电池技术和充电便利度
- 2022-06-28[干货]重金属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正式批准实施
- 2022-06-28[干货]三一耗资百万元进行国内首次掘进机实验
- 2022-06-28[干货]板式换热机组的基本构成与安装方法介绍
- 2022-06-28[干货]环保法修正案草案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
- 2022-06-28[干货]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有文化但是缺乏体系0
- 2022-06-28[干货]矿用圆锥破碎机衬板熔覆工艺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22-06-28[干货]Eric黄金空头当道继续弱势
- 2022-06-28[干货]一季度呼和浩特市对外贸易实现3亿美元
- 2022-06-28[干货]重庆城口供需失衡全年砂石用量500万吨仅160万吨砂石保障市场
- 2022-06-28[干货]陕西府谷县发现特大型煤产地资源储量逾56亿吨